第二曲線中的創新模式
創新是非常好的機會,每一個廠商都需要瞭解怎麼創新。只要懂得創新,你就有辦法變成這個領域的領域的專家,以下推薦兩種創新。
一、連續性創新
沿著S曲線本身進度的創新叫做連續性創新。所謂技術的連續性創新,就是沿著技術的軌道進步的這種創新,例如:延續性技術、漸進性技術、累積性技術、常規性技術、微創新。連續性創新存在三個特征:1.沿著原有的曲線,持續改善原有的性能。2.通常它定位於主流市場的主流消費者。3.有一個主旨的精神叫做“越來越好”。
在競爭環境很穩定的時間內,連續性創新式最好的最保險的方式。但是沿著同一條曲線連續增長,有個致命的問題,這條曲線一定會遭遇某一個極限點。任何技術,任何產品,任何業務,任何公司,任何行業,任何組織都會遭遇極限點。《技術的本質》書中提到: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極限出現的那一刻,一項技術在遭遇極限點之後,只能就此停步,極限點是不可避免的。與此同時,總會有個新的技術重新起步,最終會超過原有技術的限制。
二、非連續性創新
非連續性創新是轉換到新的S曲線,它並不是在一條曲線里邊漸進性的改良,而是從一條曲線轉換為第二條曲線。第一條曲線和第二條曲線之間存在著一個跨越不過去的鴻溝。只有非連續性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才能帶來經濟的本質性進步。就好比你不管把多少輛馬車相加,也絕不會得到一輛汽車。非連續性創新通常比連續性創新規模更大,回報更多。
極限點
任何組織,必將遭遇熵增,最終走向消亡。一旦遭遇非連續性,原來的領軍企業中10個會有7個要被取代。1.企業的規模越大,時間越久,增長速度越慢。2.無論多大規模企業,最終一定會消亡。
創造性破壞
創造性破壞是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新組合對舊組合通過競爭而加以消滅的過程。企業思維:企業的基礎假設是連續性,焦點在於運營和管理,屬於保護性思維。市場思維:市場的假設,是不連續性,重點在於創造和破壞,創新企業淘汰老舊企業,屬於破壞性思維。並不是基業長青的大公司拉動了經濟的增長,而是創新企業對過去大公司的破壞,推動了經濟的增長。
第二曲線
破壞性思維是對外破壞競爭對手(顛覆式創新),對內破壞主營業務(第二曲線創新)。想要企業基業長青:1.盡量延長第一曲線的生命。2.第一曲線到達極限點之前,啟動獨立的第二曲線。
如何識別極限點?可以分析兩類曲線:1.顯曲線-財務數據。2.隱曲線-技術,市場,組織等更關鍵的要素組成。僅僅從財務上判斷是否到達極限點,有非常嚴重的滯後效應。而是當某個關鍵要素發生十倍速度變壞,就是企業失速點來臨的信號。格魯夫:作為能夠判斷失敗臨界點的最高層經理,自己最重要的作用是要發現全面失敗即將開始之前的那個最大增長速度。
什麽時間才是進行戰略轉型動作的黃金時刻?就是現有戰略依然有效,企業業績仍在上升,客戶和互補企業仍在交口稱贊,然而,雷達屏幕上卻已經出現了值得注意的閃光點時刻,你要發現財務數據背後那些決定性的能力因素是什麽。
分形創新
創新就是S曲線無限分形的結果。好的管理者能夠縮小尺度進去,放大尺度出來。什麽是新物種?就是第一個物種里邊的某一個變異,等大的環境發生變了的時候,經由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它成長為新的第二曲線。不是第一個物種轉變為另外的物種,而是第一個物種里邊,某一個變異成為新的物種。
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方法:在原有的產品到達巔峰之前,用新產品對其進行顛覆。永遠不停地自我顛覆。第一曲線里某一個創新,會成長為新的業務。用不同的方式做原來的東西,必須有變化。匠人精神是一件事情重複的去做,藝術精神是把一件事情不同的方式去做或者做不同的事,一定要有創新。第一曲線本身由無數條次級S級曲線組成,要讓某一條次級S級曲線成長為獨立的第二曲線。專注就是,必須時時叠代,處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