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創業分享 在不確定尋找出路,你要靠斜...

在不確定尋找出路,你要靠斜槓思維

2291
0

在不確定尋找出路,你要靠斜槓思維

在不確定尋找出路,你要靠斜槓思維陌生領域對我們的人生有何重要性?獲得斜槓人生需要具備何種心態?這個話題比較輕鬆,因為無論我們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在未來的生活裡都有可能要進入到“陌生領域”。

一、我們為什麽要進入陌生領域?

1.擁抱時代的變化

造物者從來沒有創造過一成不變的東西。我們處於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過去,一個經驗要傳承好幾代,而在千禧年之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20年前我們壓根兒不知道什麽叫手機,但很難想象出今天的“無現金社會”。

2.陌生領域的三個階段

所謂的陌生領域,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我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運用到工作中,所以工作中的很多內容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們被迫要學很多東西,才得以跟上工作節奏。

第二個階段,是我們真正找到了心之所向的職業。第一份職業往往帶有一些偶然性,或是由於你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職業,但是到了第二階段,我們的職業會發生一次彎道轉彎。

第三個階段,是我們已經在自身所在的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累積,可以去下一個陌生的領域了。這個階段,我們要積極地去做知識體系的儲備,積極地去理解其它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互通的。這是我對陌生領域的理解。

二、如何快速進入陌生領域,並取得成就?

1.陌生,可以重新認識世界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準備階段。比如旅行,要花很多的時間做前期籌備。去他國家旅行,需要事先了解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人口、歷史變革、政治、歷史、宗教、文化等等,有一個知識層面上較為完整的認識。做這些事是為了讓你累積理論,從而提升認知,但是,如果沒有實踐、沒有親身體驗,感觸不會深刻。

旅行可以讓你接觸到大量陌生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驗證過去在書上看到的理論,能夠體驗那些理論。

我自己走戈壁的時候,走了兩三天,又累又渴,一眼看不到盡頭,後來突然發現一片綠洲,當時覺得一定有希望。通過旅行,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2.累積知識,理解世界本質

在我來看,接觸一個陌生的世界、陌生的領域,分為2點——首先,要累積大量的知識體系。

因為所有領域背後的邏輯都是相通的,最後的共同點都是哲學,都有共同的知識體系。有理論,又有實踐,才能閉環。為什麽要構建這樣一個知識結構?因為所有問題,都有一個原點,我們一定要追根溯源。如果想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要比別人深刻。

追根溯源,就要回到人文歷史,人類今天發生的事情,在過去的千萬年歷史里肯定也發生過本質一樣的事情。

其次,理解這個世界。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都很單純,對世界的理解也很簡單,但是真實的世界實際是非常複雜的。

所以,我們要有一種“反常識”的思維,要多問為什麽,很多事情只有去深問根本原因,才能發現本質。

3.用興趣,指定要進入的領域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那我們今天為什麽還要進入陌生領域?其實我們是想在陌生領域里產生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我們一定要緊扣這個點去展開探索,否則很快就會迷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所以,在搭建知識體系結構的準備階段,我們要投入很多精力;而到了實施階段,最重要的是打通一個領域——你把第一件事做成,做第二件事時就會信心十足。

做第一件事所沈澱的經驗、體驗、方法論,在做以後的事時可以很好地複制。

4.在陌生領域找到方向的3個方法

①建立全景圖

就如出國旅行時,你一定會先對那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人文有一個大概認識,這就是在建立全景圖。建立全景圖很重要,如果我們總是憑直覺去觀察,那是不可靠的。

獲取全景圖有很多辦法,最簡單的就是找對人、找對書。我們身邊這個領域的人,已經經驗豐富,雖然他不一定準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側面,但他會告訴我們大概方向;找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教材,因為教材樸素而系統,且經得起時間考驗。

另外,就是要理解這個領域的水位線,即最低門檻、中等門檻、高等門檻在哪里;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目標、路徑在哪里。

所以找對了人和書,就能了解到行業格局是什麽、行業的玩家都有誰、最牛的玩家都是誰、他們在做什麽、他們有什麽產品、他們遇到過哪些挑戰等等。

②環繞知識價值鏈

要圍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展開組織。全景圖只是告訴我們,需要具備什麽樣的知識,但卻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做。所以第二步,我們需要知道知識分布在哪條鏈上。這樣,全景圖就有了脈絡,我們可以順著脈絡去走。

第一次一個陌生領域,我們沒有那麽自信,所以要從擅長的地方出發,不然很快就會迷失。

③抓關鍵

抓關鍵,就是快速進入陌生領域。這個世界是高度競爭的,你進入這個領域,別人也會進入這個領域,如果你沒有別人快,那你的努力可能就白費了。找到重點非常重要,首先我推薦,去學習專業機構做的行業報告。

對過去、未來都會有很好的總結以及預判。從行業報告開始,會節省很多時間。其次,可以跟蹤一兩個領域內的頂尖專家,因為每個專家都在不停地學習和進化。專家也在不停地與組織、行業互動,他們過去的經驗,可能就是你今天、明天會遇到的問題、需要學習的內容。

所以,長期追蹤一些Top5的專家,可能會讓你的效率有很大提升,事業有長足進步。

最後,一定要帶著問題去研究。如果是寬泛地看問題,很快就會失去興趣,但如果是帶著問題去研究,你就會不斷地尋找答案、問“為什麽”。這樣,解決完一個問題以後,你會非常有成就感。解決問題的深度和難易程度,決定了你明天能擁有的價值。

三、如何在陌生領域不迷失方向?

1.校對方向

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會用導航校對方向,學習同樣也要不停地校對。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被外界帶向另一個方向,所以要不停地校對,利用全景圖快速修正回來。

2.養成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非常重要。養成一個看到不懂的名詞,就迅速掏出手機查明的習慣,也是一個好習慣。我發現一些優秀的老板,聽到了什麽不懂的東西,立馬就會去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你當時感興趣的東西可能過一會就忘了,立馬去查才能記住。這種小小的習慣,也會給你帶來愉悅感,它更像是一個激勵,這種愉悅感還會刺激你不停地正循環做事。

3.問題驅動

假如我們學到一個理論,我們會不會用很多現象去驗證、推導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有沒有能力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去解釋它;看到一樣新事物,會不會習慣性地對比它和過去的什麽東西是一樣的,思考二者又有什麽細微的差別、為什麽會這樣?所以,當你運用問題去驅動、解答的時候,你的視角、你的研究細致程度會跟別人完全不一樣。

4.定期輸出

任何東西都是輸入容易輸出難,所以我們要定期輸出。定期輸出、分享交流,實際上是一種對自己很好的強化方式;而且通過這種交流可以認識很多人,他們會和你有更好的觀念碰撞,有助於你快速熟悉知識。

留下一個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